新奥运周期,乒乓球运动员被品牌抢疯了

巴黎奥运会后,平均算下来几乎每个月,孙颖莎都至少会官宣一个新代言。
放在过去,这样高频的官宣频率很难让人联想到运动员,尤其是乒乓球这类在奥运期间才能迎来集中曝光的项目。
可如今,乒乓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并未因奥运「空窗」遇冷,甚至还在这样的背景下,迎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签约潮——以孙颖莎、王曼昱、樊振东、王楚钦为代表的运动员,商业合作在新周期内集中爆发,如雪片般纷至沓来;而马龙、陈梦赛场露出频率虽有所降低,但其价值与市场影响力,依然能让他们在已经手握不少代言的基础上,成为品牌争相签约的优质对象。
在各行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,大多数品牌的签约决策也更趋向保守,可为何对这些乒乓球运动员是例外?甚至这波密集来袭、覆盖范围广且触及程度深的签约潮规模还在持续扩大。
受篇幅限制,本文无法在此列举所有运动员的过往代言,与包括团队形式在内的每一项合作,故仅截取巴黎奥运落幕至近日这一阶段,以对应上场阵容中的运动员为例,用一份新增商务汇总表,描述这段时期内他们上升的价值曲线,并从中窥见这股浪潮之下埋藏的趋势。






图源:运动员个人社媒
(按名字首字母顺序排列,
截止统计日期后部分运动员仍有新增代言,
如孙颖莎新签约Keep、倍轻松等)

巴黎奥运周期后,乒乓球运动员商业价值的集中爆发,并非偶然。
首先,还是老生常谈:运动员的商业价值,永远与竞技成绩强关联。作为中国体育当之无愧的「梦之队」,乒乓球员们的荣誉和成绩不必赘述。
当然,国内成绩优异的项目不只有乒乓球。可像这项运动一样,价值释放的影响能如此长且广的,确实少见。
这一方面得益于世锦赛、世界杯等高水平赛事的曝光和球迷在社媒活跃传播,很大程度上为乒乓球留存住了关注热度;另一方面也得益于「国球」标签加码——在社会认知中,乒乓球这项运动凝聚了国家荣誉、集体主义、刻苦拼搏等被广泛认同的价值观。
对应的信任、情感映射至乒乓球员身上,无疑是对他们已有成就和魅力的加成。在信息爆炸、人设易塌的当下,这种能在大众心中立得住的稳健形象,正是品牌所追寻的。
可以说,从成绩到形象再到影响力,乒乓球在国内体育生态中都有着不可替代性,再加之火热的乒乓球市、营销签约动作存在难以避免的客观滞后性等,种种原因叠加共同造就了如今这一波签约浪潮。
一边是品牌贴出印有百万、千万级别数据的「战报」,另一边是球迷奔走相告,买同款、收周边,将热情直接转化为消费力。来自市场的数据和反馈无一不在说明——签约乒乓球运动员,「叫好又叫座」。
事实上,在浩浩荡荡的签约大潮下,聚焦至每一桩合作,背后都有不少门道和讲究。

纵观当前的商务合作汇总表,我们不难察觉到一个明显趋势:代言品类实现了大规模的拓展,但具体到每位球员,其合作又呈现出高度的细分和精准性。
其中,孙颖莎的合作案例比较有代表性。一方面,她身上权益几乎都被细化并分开售出。仅看日化品类,洗护发系列有半亩花田,身体清洁系列则被联合利华拿下,此外还有OLAY、理肤泉、妮维雅等多个品牌,可谓从头到脚都被「承包」了。
另一方面,她的代言广泛覆盖食品、饮料、日化、电器、汽车等与大众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领域,且多为行业内国民度较高的品牌。从孙颖莎联名肯德基周边引发大众抢购,到OPPO同款手机和礼盒打包发售,品牌看中的是她能够无缝融入日常生活叙事的能力,并利用其拉近与消费市场的距离。
对应地,樊振东、王楚钦等人的品类合作也有精准化倾向。其中,樊振东代言除大众消费品外,更多见于科技、汽车等突出体现「实力」「可靠」气质的品类;王楚钦则因其新生代、充满活力的形象,成为LV(LOUIS VUITTON)、Oakley等时尚、运动品牌的宠儿。
几位乒乓球运动员形象、气质不同,却有一个共同点——贴合合作品牌调性。这意味着品牌方不再满足于过去代言模式,而是致力于寻找与代言人个性特质、粉丝画像最为匹配的结合点。
通过代言人,品牌希望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,并满足特定的形象塑造需求。这种从广泛覆盖到精准细分的演变,是体育营销市场成熟的标志,也说明市场对乒乓运动员有了更深刻的价值认知。
更重要的是,如果说数量与品类的扩张体现了乒乓商业价值的广度,那么普遍呈现的长线合作特征,则揭示了其深度所在。
例如:孙颖莎从OPPO「智能生态全球合作伙伴」升级为「全球合作伙伴」;樊振东在成为雅漾、康如代言人后,直接被二者母公司皮尔法伯集团签为冠军合作伙伴。
短期代言、一次性合作减少,取而代之的是续约、升级代言,以及常态化的合作关系。
对品牌而言,与乒乓球运动员保持长期合作,更像是一场稳健的投资——将运动员的正面形象持续注入品牌基因,讲述一个更为连贯、深刻的品牌故事,培养消费者情感认同,最终构建起竞争优势。
对运动员而言,这意味着自身价值开发的可持续性。稳定的合作关系使运动员能更深入地理解品牌内涵,甚至超越「代言人」的角色,向「共创者」进阶。
越来越明显的长线签约趋势,将助力构筑了一个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的乒乓生态圈。在这个生态中,品牌业绩肉眼可见地增长,运动员实现了个人商业价值的最大化,而球迷和消费者则找到了赛场之外寄托热情的方式之一。

新奥运周期,球迷对乒乓热情依然高涨
必须承认,巴黎奥运会后的乒乓球无疑又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——不仅是运动员代言数量的攀升,更是合作模式、深度和行业影响力的整体跃迁。
这不禁让人更期待,新的奥运周期内,乒乓球员的价值还能被挖掘出多少可能性?


最新资讯
-
C罗敞开心扉:用世界杯来定义我不公平,曼联丢了精神根基
2025-11-05 -
赛事官方分享Faker历年S赛决赛阶段照片:GOAT
2025-11-05 -
Bdd已经没机会了韩媒记者:自2013年开始奇数年冠军中单ID均是五个字母
2025-11-05 -
MLXG:感觉T1应该打不过KT,多兰能拿冠军我真理解不了
2025-11-05 -
零熟练度蒙多不会出装咋办Oner灵机一动!照抄Tarzan出装就行了
2025-11-05 -
依旧大卖!iPhone17系列初期销量超前代14%
2025-11-05 -
期待决赛的演出!S7主题曲原唱乐队目前已抵达成都
2025-11-05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







